申剑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骨科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骨性关节炎可能由年龄增长、关节劳损、肥胖、遗传因素、关节外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
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退化,弹性减弱,容易发生磨损。关节滑液分泌减少,润滑作用下降,导致关节活动时摩擦增加。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晨起关节僵硬,活动后稍缓解。日常可通过低强度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减轻关节负担,避免长时间站立或爬楼梯。
长期重复性关节活动或过度负重会导致关节软骨损伤。常见于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或特定职业人群。关节劳损可能伴随关节肿胀、活动时弹响等症状。建议调整工作姿势,使用护具保护关节,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炎症。
体重超标会增加下肢关节负荷,加速软骨磨损。肥胖患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率显著增高,典型表现为上下楼梯时疼痛加重。控制体重是关键,可通过低热量饮食和水中运动减轻关节压力。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帮助修复软骨。
部分患者存在胶原蛋白合成异常等遗传缺陷,导致关节软骨结构脆弱。这类患者发病年龄较早,可能累及多个关节。家族中有骨性关节炎病史者应提前预防,避免剧烈运动。临床可能使用玻璃酸钠注射液改善关节润滑。
骨折、韧带损伤等关节创伤会破坏软骨完整性,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常有明确外伤史,关节变形较明显。急性期需固定休息,后期可进行康复训练。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关节镜清理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
骨性关节炎患者日常应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受凉。选择平底软质鞋减少行走冲击,座椅高度应使膝关节保持90度弯曲。饮食上可增加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帮助维持骨骼健康。适度进行关节周围肌肉锻炼如直腿抬高,增强关节稳定性。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长期服用止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