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三差五就拉肚子做什么检查

1.77万次浏览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隔三差五就拉肚子建议进行粪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肠镜检查、食物不耐受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查等。反复腹泻可能与肠道感染、食物过敏、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因素有关。

1、粪便常规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是腹泻的基础筛查项目,通过观察粪便性状、检测隐血、白细胞等指标,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或寄生虫感染。若检出白细胞或隐血阳性,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性肠炎或肠道炎症。该检查无需特殊准备,留取新鲜标本后2小时内送检即可。

2、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可评估全身炎症反应程度,白细胞计数升高常提示细菌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与寄生虫感染有关。长期腹泻患者若出现血红蛋白下降,需警惕慢性失血导致的贫血。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空腹状态更有利于结果准确性。

3、肠镜检查

结肠镜能直观观察结直肠黏膜状况,对诊断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具有重要价值。检查前需进行肠道清洁准备,过程中可能发现息肉、溃疡等病变并可同时取活检。40岁以上人群或伴有便血症状者应优先考虑此项检查。

4、食物不耐受检测

通过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可识别牛奶、鸡蛋、小麦等常见致敏原。乳糖不耐受患者可进行氢呼气试验,确诊后通过饮食回避能有效改善症状。建议记录饮食日记辅助判断,检测前3天需保持正常饮食。

5、甲状腺功能检查

甲亢患者因代谢亢进常出现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通过检测游离T3、T4及TSH水平可明确诊断。检查需空腹采血,避免服用含碘食物或药物干扰结果。若确诊甲亢,需进一步进行甲状腺超声或核素扫描。

反复腹泻患者应注意记录排便频率、粪便性状及伴随症状,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高脂或乳制品等可能加重腹泻的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适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发热、体重下降等情况应及时复诊。根据检查结果,可能需要调整饮食结构或进行针对性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