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转氨酶三项全高可能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肝治疗、病因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转氨酶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其升高通常提示肝细胞损伤或胆汁淤积。
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转氨酶持续升高,常伴随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需进行血清学检测确诊,治疗可选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抗病毒药物,配合复方甘草酸苷片保肝。病毒复制活跃时需严格遵医嘱用药。
长期过量饮酒会直接损伤肝细胞膜,导致谷草转氨酶升高更显著,可能伴有肝区隐痛。戒酒是根本措施,急性期可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修复肝细胞膜,联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解毒。戒断期间需监测戒断综合征。
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等可能引发转氨酶异常,通常停药后恢复。严重时需立即停用肝毒性药物,采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降酶,辅以双环醇片稳定肝细胞。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肝功能,避免联用多种肝损药物。
肥胖或代谢综合征患者易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多与胰岛素抵抗相关。建议控制体重至BMI小于24,配合水飞蓟宾胶囊改善肝脂肪变,增加有氧运动。合并高脂血症者可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但需监测肌酶变化。
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肝细胞时,转氨酶可显著升高且伴球蛋白增高。确诊需检测自身抗体,治疗首选泼尼松片联合硫唑嘌呤片免疫抑制。病情稳定后仍需小剂量维持,定期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转氨酶升高期间应绝对禁酒,每日蛋白质摄入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1.5克,优先选择鱼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食品。可适量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蓝花帮助肝脏解毒,但合并腹水时需限制钠盐摄入。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肝脏负担。睡眠时间保证7-8小时以促进肝细胞修复,夜间11点前入睡更符合肝脏生物钟规律。所有药物使用前需经肝病科医生评估,避免服用不明成分的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