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国哲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胆囊炎可通过中药治疗缓解症状,常用方法包括使用消炎利胆片、胆宁片、龙胆泻肝丸、茵栀黄颗粒、柴胡疏肝散等药物。胆囊炎通常由肝胆湿热、气滞血瘀、饮食不节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消炎利胆片具有清热祛湿、利胆退黄的功效,适用于肝胆湿热型胆囊炎。该药主要成分包括穿心莲、溪黄草等,能缓解胆囊炎症引起的胁肋胀痛、口苦咽干等症状。使用期间需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孕妇及脾胃虚寒者慎用。
胆宁片可疏肝利胆、清热通下,常用于慢性胆囊炎伴胆汁淤积的情况。药物含大黄、虎杖等成分,有助于改善胆汁排泄不畅导致的腹胀、便秘。服药期间可能出现轻微腹泻,症状加重时应停药就医。
龙胆泻肝丸适用于肝胆火旺型胆囊炎,能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其含龙胆草、黄芩等成分,对缓解目赤耳鸣、小便黄赤等症状效果显著。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服药期间需忌酒及高脂饮食。
茵栀黄颗粒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作用,适合急性胆囊炎伴黄疸患者。主要成分为茵陈、栀子等,可减轻皮肤巩膜黄染、尿黄等症状。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无糖剂型,服药后大便颜色可能加深属正常现象。
柴胡疏肝散针对气滞型胆囊炎,能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方中柴胡、香附等药材可改善情绪焦虑诱发的胁痛症状。需注意该方剂需由中医师辨证调配,不宜自行增减药材或剂量。
胆囊炎患者除中药治疗外,需保持低脂清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及酒精摄入。规律进食可促进胆汁规律排放,减少胆囊收缩异常。适当进行散步等温和运动有助于改善肝胆气机运行,但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若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或皮肤巩膜重度黄染,须立即就医排除胆管梗阻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