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刚打完耳洞需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牵拉刺激、预防感染、观察愈合情况以及合理饮食。主要有定期消毒、避免沾水、减少触碰、选择合适耳饰、警惕感染迹象等注意事项。
每日用医用酒精或碘伏对耳洞前后进行消毒,消毒时轻轻旋转耳钉确保药液渗透。消毒后保持耳垂干燥,避免使用化妆品或护肤品接触伤口。消毒需持续至耳洞完全愈合,通常需要4-6周。
打耳洞后7天内应避免洗头、游泳或淋浴时耳部接触水,必要时可使用防水耳罩。水分滞留易导致细菌滋生,若意外沾水需立即用无菌棉签吸干并消毒。洗澡后可用吹风机冷风档吹干耳周区域。
愈合期避免用手触摸耳钉或转动过频,防止将细菌带入伤口。睡觉时选择仰卧姿势,避免侧压耳部。穿脱衣物需小心勾扯,建议选择开衫类服装。剧烈运动可能引起耳钉移位,建议暂停1-2周。
初期应佩戴医用钢、纯金或纯银材质的直杆耳钉,避免使用合金、塑料等易致敏材质。耳钉长度需留有余量以适应肿胀,针杆直径不宜过粗。愈合完全前不要更换耳环或佩戴吊坠类耳饰。
若出现持续红肿、流脓、剧烈疼痛或发热,可能提示感染。轻微发炎可加强消毒并涂抹莫匹罗星软膏,严重感染需及时就医。过敏反应表现为瘙痒、脱皮时应立即更换防过敏材质耳钉。
打耳洞后3个月内避免频繁更换耳饰,愈合期建议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促进修复。选择透气性好的枕头,避免使用发胶等化学喷雾。若6周后仍有分泌物或疼痛,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恢复期间不要使用双氧水等强刺激性消毒剂,避免日光直射耳部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