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打预防针后发烧

7934次浏览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小儿打预防针后发烧通常是正常的免疫反应,多数情况下体温在38.5摄氏度以下且1-2天内自行消退。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超过48小时,需警惕疫苗过敏或继发感染等特殊情况。

接种疫苗后发热是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常见生理反应,常见于百白破、麻腮风等含灭活或减毒成分的疫苗。发热多出现在接种后6-24小时,表现为低热、食欲减退、接种部位红肿等轻微症状。此时可通过多饮水、减少衣物、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式处理,无须使用退热药物。观察期间应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剧烈活动,母乳喂养婴儿可增加哺乳频次。

当出现高热不退、惊厥、皮疹扩散或呼吸困难时,可能与疫苗成分过敏、细菌感染等病理因素有关。例如麻疹疫苗可能诱发热性惊厥,流感疫苗偶见速发型过敏反应。此类情况需立即就医排查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医生可能根据病情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儿童专用退热药,或进行抗过敏治疗。

建议家长在接种后24小时内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记录发热起止时间及伴随症状。若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但伴有精神萎靡、拒食等情况,或发热反复超过3天,应及时儿科就诊。日常护理需注意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发热期间宜选择米粥、果蔬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进食海鲜等易致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