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国哲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脂肪肝的症状主要有轻度乏力、右上腹不适、食欲减退、肝区隐痛、体重异常下降等。脂肪肝是指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两类。
早期脂肪肝患者常感到轻微疲劳,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这种乏力与肝脏代谢功能下降有关,可能伴随工作效率降低。建议调整作息时间,避免熬夜,适当增加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帮助改善肝脏代谢。
部分患者会出现右上腹闷胀感或压迫感,进食油腻食物后症状可能加重。这与肝脏体积增大牵拉肝包膜有关。日常需控制脂肪摄入量,优先选择清蒸、水煮等低脂烹饪方式,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护肝药物。
脂肪肝可能影响消化功能,导致食欲下降、饭后饱胀。长期营养摄入不足可能加重肝损伤。可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山药粥、蒸蛋等。若持续存在,需排除其他胃肠疾病,必要时使用多酶片辅助消化。
中重度脂肪肝可能出现持续性肝区钝痛,体检时可有肝脏触痛。这与肝细胞炎症反应相关。需严格戒酒,避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伤肝药物,临床常用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片等药物进行保肝治疗。
进展期患者可能出现非自愿性体重减轻,伴随肌肉消耗。这提示肝功能代偿失调,需警惕脂肪性肝炎或肝纤维化。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严重时需住院进行静脉营养支持,配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治疗。
脂肪肝患者需长期保持低糖低脂饮食,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骑自行车、跳健身操等。戒酒并控制体重增长速度,每3-6个月复查肝脏超声和肝功能。若出现皮肤黄染、腹水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肝硬化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