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脸色发黑可能与遗传因素、紫外线照射、内分泌失调、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原因有关。脸色发黑通常表现为面部皮肤颜色加深,可能伴随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部分人群天生肤色较深,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性表现,无须特殊治疗。日常需注意防晒,避免紫外线加重肤色暗沉。外出时可使用防晒霜、遮阳伞等防护措施,减少黑色素沉积。
长期暴露于阳光下会导致黑色素生成增多,引起皮肤变黑。紫外线可激活酪氨酸酶活性,促进黑色素合成。日常需做好物理防晒,选择SPF30以上的广谱防晒霜,每2-3小时补涂一次。晒后可使用含维生素C、烟酰胺的护肤品帮助淡化色沉。
妊娠、更年期等时期雌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黄褐斑。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可能引起皮肤代谢异常。这种情况可遵医嘱使用氢醌乳膏、维A酸乳膏等外用药物,配合口服维生素E软胶囊调节内分泌。同时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肝硬化、肝炎等肝脏疾病会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面色晦暗。可能伴随巩膜黄染、蜘蛛痣等症状。需完善肝功能检查,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等保肝药物。日常要严格戒酒,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肝脏负担。
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尿素氮等代谢产物蓄积,会导致皮肤色素沉着。可能伴有水肿、贫血等症状。需检查肾功能,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尿毒清颗粒、肾衰宁片等药物。饮食要控制蛋白质摄入量,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
日常需注意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西蓝花等食物,有助于抑制黑色素形成。适当进行有氧运动促进新陈代谢。若脸色发黑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或内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避免自行使用美白产品或偏方,以免加重皮肤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