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什么疾病

1.86万次浏览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异常,常伴有认知功能损害和社会功能退化。

1、感知觉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幻觉,以幻听最为常见,如听到不存在的声音评论或命令自己。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幻视、幻嗅等。这些异常感知往往真实生动,导致患者做出异常反应。

2、思维内容障碍

主要表现为妄想,常见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和被控制感。患者坚信自己受到监视或迫害,或将无关事件赋予特殊意义。思维逻辑也可能出现紊乱,表现为言语缺乏连贯性。

3、情感反应异常

情感淡漠是典型表现,患者对亲人朋友变得冷漠,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情感不协调,如在悲伤场合大笑。情绪波动大且难以预测。

4、意志行为障碍

患者常表现出意志减退,如不愿工作、学习或社交。行为可能变得怪异,如无故发笑、自言自语。严重时可能出现紧张性木僵或兴奋躁动等极端行为。

5、认知功能损害

多数患者存在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等认知障碍。表现为难以集中精力、工作效率下降、决策困难等。这些症状往往早于精神病性症状出现,且对康复影响重大。

精神分裂症需要长期规范治疗,患者应遵医嘱坚持用药,常用抗精神病药包括利培酮片、奥氮平片、阿立哌唑片等。家属要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帮助患者建立规律作息,避免精神刺激。定期复诊评估病情,配合心理社会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预后。保持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也有助于症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