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明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泌尿外科
肌酐高、尿素高、尿蛋白3个加号可能由急性肾损伤、慢性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肾小球肾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透析治疗、饮食调整等方式干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急性肾损伤可能与严重感染、药物肾毒性、血容量不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尿量减少、水肿、乏力等症状。需立即停用肾毒性药物,静脉补液纠正血容量不足,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改善肾功能,或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监测电解质及尿量变化。
慢性肾病可能与长期高血压、糖尿病控制不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夜尿增多、贫血、皮肤瘙痒等症状。需控制血压血糖,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延缓肾功能恶化,配合碳酸钙D3片纠正钙磷代谢紊乱。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6-0.8克。
糖尿病肾病与长期高血糖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有关,通常表现为泡沫尿、渐进性水肿等症状。需严格控糖,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控制血糖,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每日食盐摄入量需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加重水肿。
高血压肾病与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导致肾小动脉硬化有关,通常表现为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需低盐饮食,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控制血压,配合百令胶囊保护肾功能。每周监测血压3次以上,维持血压低于130/80mmHg。
肾小球肾炎可能与链球菌感染、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血尿、眼睑浮肿等症状。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抑制免疫反应,配合黄葵胶囊减轻蛋白尿。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每2周复查尿常规。
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避免憋尿。限制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的摄入,烹饪时用开水焯煮蔬菜减少钾含量。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避免豆制品等植物蛋白。每周进行3-5次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每次不超过30分钟。定期复查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出现尿量明显减少或水肿加重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