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洁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肝介入治疗后需注意穿刺部位护理、饮食调整、药物管理、活动限制和定期复查。介入治疗是通过血管内操作对肝脏病变进行局部治疗的方法,术后护理直接影响恢复效果。
术后需保持穿刺点干燥清洁,24小时内避免沾水。使用无菌敷料覆盖,观察有无渗血、肿胀或疼痛加剧。如发现敷料渗湿、穿刺处发热或出现淤青扩散,可能提示出血或感染,需立即联系医生。术后3天内禁止盆浴或泡澡,可擦浴但避开伤口区域。
治疗后24小时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逐步过渡到低脂易消化食物。适量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白,帮助肝细胞修复。限制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及辛辣刺激食物,减轻肝脏代谢负担。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促进造影剂排泄,但肝硬化患者需遵医嘱控制水量。
严格遵医嘱服用抗凝药如华法林钠片、止血药如氨甲环酸片,不可自行调整剂量。使用护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时,需监测肝功能指标。出现发热可临时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但禁用阿司匹林等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所有新增药物均需与主治医生确认。
术后6小时绝对卧床,穿刺侧下肢制动12小时。3天内避免提重物、剧烈咳嗽或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行为。1周内禁止驾驶和重体力劳动,2周后根据复查结果逐步恢复日常活动。介入治疗后1个月内禁止高空作业、潜水等可能造成气压骤变的特殊活动。
术后1周需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评估治疗效果及药物影响。通过增强CT或MRI检查明确病灶变化,通常在术后1个月、3个月各进行一次。携带既往影像资料对比,若出现腹痛加剧、皮肤黄染或体重骤降需提前复诊。长期随访中需每6个月检查肿瘤标志物。
肝介入治疗后3个月内需建立规律作息,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可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00次以下。保持稳定情绪,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注意观察大便颜色,发现柏油样便或陶土色便及时就医。戒烟戒酒,避免使用成分不明的中药偏方。家属应协助记录每日症状变化和用药情况,为复诊提供详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