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晚期患者易并发感染性疾病的原因

3.15万次浏览

刘爱华 主任医师

刘爱华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肝硬化晚期患者易并发感染性疾病主要与免疫功能下降、肠道菌群失衡、门静脉高压等因素有关。肝硬化晚期可能导致脾功能亢进、肝脏解毒功能减弱、白蛋白合成减少等病理改变,增加感染风险。

1、免疫功能下降

肝硬化晚期患者常出现脾功能亢进,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破坏增多。同时肝脏合成补体和免疫球蛋白能力降低,使机体对细菌、病毒的防御能力减弱。患者可能出现反复发热、伤口不易愈合等症状。临床可遵医嘱使用胸腺肽肠溶片、匹多莫德口服溶液等免疫调节药物,配合定期输注人血白蛋白改善免疫功能。

2、肠道菌群失衡

门静脉高压导致肠道淤血水肿,肠黏膜屏障受损,肠道内毒素和细菌易位进入血液循环。患者常伴有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治疗需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酪酸梭菌活菌散等微生态制剂调节菌群,必要时联合诺氟沙星胶囊进行肠道去污染治疗。

3、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高压可引起侧支循环开放,使肠道细菌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这种情况可能引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表现为腹痛、腹水迅速增加。临床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美罗培南等抗生素治疗,同时配合呋塞米片减轻腹水。

4、白蛋白减少

肝脏合成功能减退导致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组织间隙液体增多形成细菌滋生环境。患者常见下肢水肿、胸腔积液等症状。治疗需补充人血白蛋白注射液,联合托伐普坦片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5、侵入性操作

晚期患者常需接受腹腔穿刺、留置导管等操作,破坏皮肤黏膜屏障。操作后可能出现穿刺部位红肿、寒战高热等感染征象。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严格无菌操作可降低感染风险。

肝硬化晚期患者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瘙痒部位。饮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限制钠盐摄入。注意口腔卫生,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监测体温变化,出现持续发热、意识改变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家属应协助患者定期翻身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利尿剂或抗生素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