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正常牙齿颜色通常为淡黄色或乳白色,具体色调与牙釉质透明度、牙本质厚度及遗传因素有关。
牙釉质是人体最坚硬的半透明组织,其矿化程度决定牙齿明度。高矿化牙釉质呈现玻璃样透光性,会使下方牙本质的淡黄色更明显。釉质发育不全时可能出现白垩色斑块,但属于病理状态。
牙本质构成牙齿主体,天然呈淡黄色。随着年龄增长,继发性牙本质持续沉积会导致颜色加深,这是正常的生理性变化。吸烟、饮用咖啡等习惯会加速色素沉积在牙本质小管中。
高加索人种牙釉质通常较厚,牙齿视觉上更偏乳白色。蒙古人种牙釉质相对较薄,牙本质黄色更易透出,呈现暖色调。非洲人种牙本质色素沉着更显著,正常牙色可能接近浅棕黄。
儿童乳牙因牙本质未完全钙化,多呈现青白色。恒牙萌出初期呈半透明淡黄,中年后逐渐变为深黄。老年人牙釉质磨损变薄后,牙本质颜色会更为突出。
健康牙齿在自然光下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切端1/3呈现半透明灰蓝色,中1/3为乳白色,颈1/3因釉质较薄显示明显淡黄。这种渐变色彩是牙齿健康的标志之一。
维持牙齿正常颜色需每日两次巴氏刷牙,使用含氟牙膏清洁牙面。每半年接受专业洁治去除外源性色素,避免长期饮用深色饮料。发现牙齿异常变色如灰色、粉红色等,应及时就诊排查牙髓坏死、四环素牙等病理因素。均衡摄入钙磷维生素D有助于保持牙体组织矿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