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术后疼痛怎么处理

2.2万次浏览

侯勇 主任医师

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脊柱骨折术后疼痛可通过药物镇痛、物理治疗、体位调整、心理干预及康复训练等方式处理。术后疼痛通常与手术创伤、炎症反应、神经刺激等因素相关,需结合个体情况综合干预。

1、药物镇痛

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炎症性疼痛,阿片类药物如盐酸曲马多片用于中重度疼痛,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片辅助神经修复。需注意药物可能引发胃肠不适或头晕,避免长期连续使用。

2、物理治疗

术后48小时后可尝试冷敷减轻肿胀,72小时后转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超短波治疗仪或低频脉冲电刺激有助于消炎镇痛,需由康复师指导操作频次和强度,避免直接作用于手术切口。

3、体位调整

使用医用腰围固定脊柱并保持轴线翻身,仰卧位时膝关节下方垫软枕减轻腰部压力。避免久坐或突然扭转身体,侧卧时双腿间夹枕头维持骨盆稳定,每2小时调整体位预防压疮。

4、心理干预

慢性疼痛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可通过正念冥想或呼吸训练降低痛觉敏感度。家属应配合疏导患者情绪,必要时心理咨询师介入进行认知行为疗法,改善疼痛耐受性。

5、康复训练

术后2周起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床上训练,4-6周后逐步增加腰背肌功能锻炼。水中步行训练可减少脊柱负重,避免过早进行弯腰或提重物动作。

术后疼痛管理需贯穿康复全程,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及高蛋白饮食促进组织修复。睡眠时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定期复查评估内固定稳定性。若出现突发剧痛或下肢麻木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调整镇痛方案。渐进式康复训练配合疼痛日记记录,有助于医生优化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