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核是什么病

2.85万次浏览

李青 主任医师

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膀胱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特异性炎症,属于泌尿系统结核的常见类型,多继发于肺结核或肾结核。

1、病因与传播

膀胱结核主要由肺结核经血行播散至泌尿系统引起,少数通过淋巴或直接蔓延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膀胱黏膜后形成结核结节,导致肉芽肿性炎症,后期可能引发膀胱壁纤维化挛缩。患者常合并肾结核,表现为尿频、尿急等尿路刺激症状。

2、典型症状

早期表现为顽固性尿频和夜尿增多,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排尿疼痛、终末血尿。严重时可见脓尿或尿液浑浊,部分患者伴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晚期因膀胱挛缩导致尿量减少,甚至出现尿失禁或肾积水。

3、诊断方法

确诊需结合尿结核杆菌培养、PCR检测及膀胱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可见膀胱壁增厚或容积缩小,静脉肾盂造影可能显示肾盂变形。结核菌素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有助于辅助诊断,病理活检发现干酪样坏死可明确诊断。

4、药物治疗

标准抗结核方案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和乙胺丁醇片联合用药,疗程需持续6-9个月。治疗期间需监测肝功能,可配合左氧氟沙星片增强疗效。对于耐药结核需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方案。

5、手术治疗

膀胱挛缩严重者需行膀胱扩大术或肠代膀胱术,合并肾结核且肾功能丧失时可能需肾切除术。术后仍需完成抗结核治疗,定期复查膀胱容量和肾功能,必要时进行间歇性导尿。

膀胱结核患者应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治疗期间须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建议每3个月复查尿常规和膀胱超声,观察期间出现血尿加重或腰痛需及时就诊。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冲刷尿路,但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