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进水了弄不出来有事吗

4.74万次浏览

李延忠 主任医师

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耳朵进水后一般不会有大问题,但长时间未排出可能引发外耳道炎或中耳炎。多数情况下水分可自行蒸发或通过倾斜头部、单脚跳等动作排出,少数情况可能因耳道结构异常或原有耳部疾病导致水分滞留。

水分进入耳道后,耳道皮肤和耳垢通常能阻挡水分深入。耳道呈S形弯曲,大部分水分会因重力作用自然流出。外耳道皮肤分泌的耵聍具有疏水性,可减少水分滞留。尝试将头部偏向进水侧并轻拉耳垂,配合单脚跳跃动作,利用重力帮助水分排出。避免使用棉签等工具掏挖,可能将水分推入更深或损伤耳道皮肤。

耳道结构异常如外耳道狭窄、骨瘤或既往手术史者,水分更易滞留。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患者,水分可能经穿孔进入中耳腔。游泳或洗浴后出现耳闷胀感持续超过24小时,伴随听力减退或疼痛,需警惕细菌感染。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人群及儿童更易继发恶性外耳道炎,表现为剧烈耳痛、耳周肿胀及发热。

保持耳道干燥清洁,洗浴时可用防水耳塞。游泳后及时用毛巾吸干耳廓水分,避免用力擦拭。已存在鼓膜穿孔或中耳炎病史者须避免潜水等可能使水压骤变的运动。若出现持续耳闷、流脓或听力下降,应及时至耳鼻喉科就诊,必要时行耳内镜检查和听力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