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叶副主任医师
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是血脂检测中的两项重要指标,低密度胆固醇是总胆固醇的组成部分之一,两者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总胆固醇包含低密度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胆固醇,其中低密度胆固醇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总胆固醇是血液中所有胆固醇的总和,包括低密度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负责将胆固醇从肝脏运输到外周组织,当其水平过高时容易在血管壁沉积形成斑块,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高密度胆固醇则能将多余胆固醇运回肝脏代谢,具有保护血管的作用。极低密度胆固醇主要运输甘油三酯,在代谢过程中会转化为低密度胆固醇。临床检测中,总胆固醇正常值应低于5.2毫摩尔每升,低密度胆固醇理想水平应低于2.6毫摩尔每升,超过3.4毫摩尔每升则需干预。
低密度胆固醇升高与饮食中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缺乏运动、肥胖等生活方式因素密切相关,也可能由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引起。控制低密度胆固醇需要限制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或依折麦布片等药物调节血脂。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