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肺微浸润腺癌

1.42万次浏览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肺微浸润腺癌是肺腺癌的一种早期病理类型,指肿瘤细胞突破基底膜向周围肺组织浸润但范围不超过5毫米。主要有肿瘤体积小、生长缓慢、预后较好、转移概率低、手术切除效果佳等特点。

1、肿瘤体积小

肺微浸润腺癌病灶直径通常小于3厘米,影像学多表现为磨玻璃结节或部分实性结节。这类肿瘤在CT检查中需通过薄层扫描才能清晰显示,其小体积特性使得早期发现具有一定难度,但也为根治性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

2、生长缓慢

该类型肿瘤细胞增殖速度显著低于浸润性腺癌,倍增时间可达400-600天。生长缓慢的特性使得定期随访成为可能,部分病例在监测期间可保持数年稳定,但需警惕少数病例可能进展为浸润性癌。

3、预后较好

五年生存率超过90%,显著高于浸润性肺腺癌。预后优势源于肿瘤细胞尚未获得强侵袭能力,淋巴管和血管侵犯现象少见,术后复发概率低于5%。但需结合病理亚型评估,贴壁型预后最优。

4、转移概率低

远处转移发生率不足2%,区域淋巴结转移概率小于5%。肿瘤微环境尚未形成促转移生态位,上皮-间质转化过程未完全激活,这是其低转移性的生物学基础。但需注意极少数病例可能存在微转移。

5、手术切除效果佳

局限性切除即可达到根治效果,常用术式包括肺段切除术和楔形切除术。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对确定切除范围至关重要,手术治愈率可达95%以上,术后通常无须辅助化疗。

确诊肺微浸润腺癌后应每6个月进行低剂量CT随访,持续至少5年。术后需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增强肺功能,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饮食建议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摄入,限制加工肉制品。出现持续性咳嗽、胸痛或体重下降应及时复查,术后康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改善肺通气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