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锋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口腔粘膜病主要包括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疱疹性口炎、口腔念珠菌病等。这些疾病可能由感染、免疫异常、局部刺激或系统性疾病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粘膜红肿、糜烂、白斑、水疱等症状,需根据具体类型采取针对性治疗。
口腔溃疡是最常见的口腔粘膜病,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溃疡面,周围充血,伴有疼痛。可能与维生素缺乏、免疫低下、局部创伤或精神压力有关。治疗可选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西地碘含片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同时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口腔扁平苔藓属于慢性炎症性疾病,特征为粘膜白色网状或条纹状病变,可能伴糜烂或灼痛。病因与自身免疫异常、遗传或药物反应相关。治疗常用曲安奈德口腔软膏、他克莫司软膏,严重时需联合免疫调节药物。
口腔白斑为粘膜白色斑块,可能为癌前病变,与长期吸烟、酗酒或念珠菌感染有关。需通过活检明确性质,治疗包括戒除刺激因素、使用维A酸乳膏或手术切除,并定期随访监测。
疱疹性口炎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表现为群集性小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伴发热或淋巴结肿大。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喷昔洛韦乳膏可缩短病程,同时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继发感染。
口腔念珠菌病多见于免疫力低下者,表现为粘膜白色伪膜或红斑,可能伴灼烧感。治疗以抗真菌药物为主,如制霉菌素含漱液、氟康唑胶囊,同时需控制基础疾病,改善口腔卫生。
口腔粘膜病患者应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避免过硬或过烫食物。戒烟限酒,均衡补充维生素B族及铁、锌等微量元素。若症状持续不愈、反复发作或伴随全身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系统性疾病。日常可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蓝花等食物,但避免酸性食物刺激溃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