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拔掉后怎么办

4.78万次浏览

李胜锋 主治医师

李胜锋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牙齿拔掉后可通过保持创口清洁、冷敷消肿、调整饮食、药物止痛、及时修复缺牙等方式处理。拔牙后可能出现创口出血、肿胀疼痛、感染等情况,需根据具体症状采取对应措施。

1、保持创口清洁

拔牙后24小时内禁止漱口刷牙,避免破坏血凝块。24小时后可用生理盐水或医用漱口水轻柔漱口,每日3-4次。进食后需用棉签蘸取消毒液清洁创口周围食物残渣。若发生食物嵌塞,不可用牙签强行剔除,应使用冲牙器低压冲洗。

2、冷敷消肿

术后48小时内可用冰袋间断冷敷面部对应区域,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渗出,缓解肿胀疼痛。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冰袋需用毛巾包裹。48小时后若仍有肿胀可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3、调整饮食

术后2小时可进食温凉流质食物如牛奶、米汤,避免使用吸管造成负压。3天内选择软烂食物如鸡蛋羹、土豆泥,忌辛辣刺激、过热过硬食物。两周内避免用拔牙侧咀嚼,防止创口撕裂。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保证营养摄入。

4、药物止痛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药。若出现放射性疼痛或跳痛,可能提示干槽症,需使用甲硝唑芬布芬胶囊抗感染。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5、及时修复缺牙

前牙缺失建议1-3个月内进行种植修复,避免邻牙移位影响咬合。后牙缺失可选择活动义齿临时修复,6个月后根据骨愈合情况考虑固定桥或种植体。骨质疏松患者需评估骨量后再决定修复方案,必要时进行骨增量手术。

拔牙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吸烟饮酒及频繁吐口水,这些行为可能诱发继发出血。术后3天若出现持续发热、脓性分泌物或剧烈疼痛应及时复诊。长期缺牙可能导致对颌牙伸长、邻牙倾斜等并发症,建议在口腔修复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修复计划。日常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使用含氟牙膏维护剩余牙齿健康,每半年进行专业口腔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