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的病因及主要诱因有哪些

6249次浏览

郝盼盼 主任医师

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力衰竭的病因主要包括心肌损伤、心脏负荷过重及心律失常等,常见诱因有感染、过度劳累、用药不当及情绪波动等。心力衰竭可能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脏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乏力等症状。

1、心肌损伤

心肌缺血或坏死导致的心肌损伤是心力衰竭的核心病因。冠心病引起的心肌梗死会使部分心肌丧失收缩功能,长期缺血可导致心肌纤维化。病毒性心肌炎可能造成心肌细胞溶解,急性期未及时治疗可能进展为慢性心力衰竭。针对心肌损伤需使用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如辅酶Q10胶囊、曲美他嗪片,严重者需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器械。

2、心脏负荷过重

长期压力负荷过重如高血压可使左心室肥厚,最终导致舒张功能障碍。容量负荷增加常见于心脏瓣膜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反流会使左心室逐渐扩张。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也可能诱发潜在心脏疾病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控制血压可选用缬沙坦胶囊,瓣膜病变严重时需进行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

3、心律失常

持续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会降低心脏泵血效率,长期未控制的心动过速可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严重心动过缓使心输出量显著下降,安装永久起搏器是根本解决方法。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片可用于控制心室率,但需监测甲状腺功能和肺毒性。

4、感染因素

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肺炎是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常见诱因,发热和缺氧会增加心脏耗氧量。感染性心内膜炎可破坏心脏瓣膜结构,需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进行抗感染治疗。慢性牙周炎等隐匿感染也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加重心力衰竭,日常应注意口腔卫生。

5、用药不当

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引起水钠潴留,糖皮质激素会加重高血压。擅自停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可能导致体液急剧潴留,β受体阻滞剂突然停药会出现反跳性高血压。合并用药时需注意地高辛片与某些抗生素的相互作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方案。

心力衰竭患者需严格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肉类。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可改善心肺功能,但出现胸闷气促时应立即停止。定期监测体重变化,3天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需警惕体液潴留。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按医嘱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