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妈为什么有血块

3.73万次浏览

冷启刚 主任医师

冷启刚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月经中出现血块通常是正常现象,可能与子宫内膜脱落、经量较多或凝血功能变化有关。血块形成主要受激素波动、子宫收缩强度、久坐不动等因素影响,若伴随严重痛经或异常出血需警惕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理情况。

1、激素波动

月经期孕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子宫内膜螺旋动脉收缩,使内膜组织缺血坏死并脱落成碎片。当经血中混有较多内膜碎片时,容易与纤维蛋白结合形成暗红色血块。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性改变,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保持外阴清洁即可。若血块量突然增多,可考虑使用暖水袋热敷下腹部帮助缓解。

2、经量过多

月经出血量超过80毫升时,血液在宫腔内积聚时间延长,部分血红蛋白氧化形成黑色血块。久坐或平躺体位会减缓经血排出速度,进一步促进血块形成。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适量饮用红糖姜茶促进血液循环。长期经量过多需排查子宫腺肌症,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片等抗纤溶药物。

3、凝血机制

经期凝血功能会增强以防止过度出血,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可能导致血块形成。这种情况在缺铁性贫血患者中更明显,因贫血会刺激骨髓造血功能活跃。日常可补充动物肝脏、鸭血等富含铁元素食物,必要时医生可能建议服用琥珀酸亚铁片配合维生素C片促进铁吸收。

4、子宫收缩异常

子宫收缩力减弱会导致经血滞留,常见于多次流产或剖宫产后的女性。血块常呈膜状或条索状,可能伴随下坠感。轻症可通过凯格尔运动改善盆底肌功能,严重者需排除宫腔粘连,医生可能开具缩宫素鼻喷雾剂或益母草颗粒促进子宫复旧。

5、病理性因素

异常增大的血块可能提示子宫肌瘤压迫宫腔,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局部凝血异常。这类血块多呈暗紫色且伴有严重痛经,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根据病情可能需要使用米非司酮片抑制肌瘤生长,或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控制内膜异位病灶。

月经期间建议穿着透气棉质内裤并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散步等温和活动。日常饮食增加菠菜、红肉等含铁食物,经期前一周开始饮用玫瑰花茶有助于舒缓情绪。若血块持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或伴随头晕乏力,应及时进行妇科超声和性激素六项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后,中医调理如艾灸关元穴也可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