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华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消化性溃疡通常可以治好,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根除幽门螺杆菌、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与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消化性溃疡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质子泵抑制剂,或法莫替丁片等H2受体拮抗剂。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联合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等抗生素进行根除治疗。黏膜保护剂如胶体果胶铋胶囊也有助于溃疡愈合。
患者需避免吸烟饮酒,减少浓茶、咖啡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规律进食,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有助于胃肠蠕动。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之一,可通过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确诊。标准四联疗法包含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和铋剂,疗程通常为10-14天。治疗结束后需复查确认根除效果。
对于伴有出血的溃疡,可在胃镜下进行止血治疗,如注射肾上腺素、电凝止血或钛夹夹闭。内镜治疗能有效控制急性出血,降低手术概率。治疗后需密切观察有无再出血迹象。
少数出现穿孔、梗阻或顽固性溃疡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常见术式包括胃大部切除术、迷走神经切断术等。术后需注意营养支持,逐步恢复饮食,定期复查胃镜评估恢复情况。
消化性溃疡患者应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可适量食用小米粥、山药等食物。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定期复查胃镜监测溃疡愈合情况,出现黑便、呕血等异常症状时及时就医。多数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可在4-8周内愈合,但需注意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