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手足口病的指标主要包括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症状,可能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有柯萨奇病毒A16型、肠道病毒71型等。典型表现有口腔黏膜散在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斑丘疹或疱疹,部分病例伴随咳嗽、流涕、食欲减退等。
手足口病患儿通常以突发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多在38-39摄氏度之间,持续1-2天。发热可能与病毒血症有关,部分患儿可伴随寒战或精神萎靡。若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持续3天以上,需警惕重症倾向。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避免过度包裹衣物,可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式。
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是特征性表现,多见于舌面、颊黏膜及硬腭部位。疱疹初期为红色小斑点,后形成灰白色溃疡,常导致患儿拒食、流涎。症状严重时可影响吞咽功能,家长可选择温凉流质饮食,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创面。若溃疡合并细菌感染,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化脓。
手足部位出现红色斑丘疹或小疱疹具有诊断意义,皮疹多呈离心性分布,常见于手掌、足底及指趾间隙。疱疹形态多为椭圆形,周围有红晕,通常不痛不痒,约3-7天后自行消退不留瘢痕。家长需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避免抓挠导致继发感染,皮疹破溃时可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
重症手足口病可能出现脑干脑炎等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持续高热、惊厥、肢体抖动或肌阵挛。部分患儿会出现嗜睡、呕吐、呼吸急促等脑干受累征象,此时需立即就医。肠道病毒71型感染更易引起神经源性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意识状态变化。
少数病例可伴随心肌损伤,表现为心率增快、面色苍白或心电图异常。个别患儿会出现肝功能轻度异常,但通常呈自限性过程。对于合并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病毒感染可能加重原有病情,需加强监测血常规、心肌酶谱等实验室指标。
手足口病患儿应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保持室内通风并做好物品消毒。饮食宜选择牛奶、米粥等温凉软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家长接触患儿分泌物后需规范洗手,患儿衣物应单独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差或肢体无力等预警症状,须立即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