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静脉曲张后期可能出现皮肤溃疡、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需及时干预治疗。静脉曲张的进展性疾病,随病程延长可导致色素沉着、脂性硬皮病、难愈性溃疡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后果。
静脉曲张早期仅表现为下肢浅表血管迂曲扩张,伴随久站后酸胀感。若未规范治疗,静脉高压持续存在会导致局部皮肤营养不良,表现为小腿下段皮肤变薄、干燥脱屑,逐渐出现褐色色素沉着。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脂性硬皮病,表现为皮肤增厚硬化伴疼痛。最严重的表现是静脉性溃疡,多发生于踝关节上方内侧,创面反复渗液且难以愈合,可能继发细菌感染。长期静脉淤血还会增加血栓性浅静脉炎风险,表现为条索状硬结伴红肿热痛,少数可能进展为深静脉血栓。
极少数情况下,曲张静脉可能因外伤破裂引发出血,尤其合并皮肤萎缩者更易发生。高龄、肥胖、长期站立及既往血栓病史患者,后期并发肺栓塞等危急情况的风险相对较高。妊娠期女性由于激素变化和子宫压迫,静脉曲张进展速度可能加快。
建议患者避免久站久坐,穿戴医用压力袜延缓病情进展。出现皮肤改变或溃疡时需尽早就医,通过超声检查评估深静脉功能。治疗方式包括泡沫硬化剂注射、激光闭合术或传统剥脱手术,溃疡患者需配合创面清创和压力治疗。日常可抬高下肢促进回流,补充维生素C增强血管弹性,但需注意避免患肢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