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静脉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813次浏览

张海洲 副主任医师

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食管静脉瘤主要由门静脉高压引起,可能与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先天性血管畸形等因素有关。食管静脉瘤通常表现为食管黏膜下静脉异常扩张,严重时可导致呕血或黑便。

1、肝硬化

肝硬化是食管静脉瘤最常见的原因,肝脏纤维化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压力升高,使食管下端静脉丛扩张。患者可能伴随腹水、脾肿大等症状。治疗需控制肝病进展,可遵医嘱使用普萘洛尔片降低门脉压力,或通过内镜下套扎术止血。

2、门静脉血栓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会阻碍血液回流,间接引起食管静脉压力增高。常见于血液高凝状态或腹腔感染后,可能伴有腹痛、肠梗阻等表现。需抗凝治疗如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必要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3、先天性血管畸形

部分患者存在先天性门静脉系统发育异常,如门静脉海绵样变,导致静脉侧支循环开放。这类情况多见于青少年,可通过血管造影确诊。治疗选择包括硬化剂注射或手术血管重建。

4、血吸虫病

晚期血吸虫感染可引起肝纤维化及门脉高压,在我国长江流域较常见。患者可能有疫水接触史,伴随腹泻、肝区疼痛。需使用吡喹酮片驱虫,并针对门脉高压进行干预。

5、特发性门脉高压

少数无明确肝病患者会出现原因不明的门脉压力升高,可能与自身免疫或血管病变有关。诊断需排除其他病因,治疗以降低门脉压力为主,可选用硝酸异山梨酯片等血管扩张剂。

食管静脉瘤患者应避免粗糙坚硬食物,限制钠盐摄入以减轻腹水,戒酒并定期监测肝功能。出现呕血或柏油样便需立即就医,内镜检查可明确出血部位。日常建议食用易消化软食如米粥、蒸蛋,补充维生素K帮助凝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腹压骤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