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常见症状

8520次浏览

张海洲 副主任医师

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下肢静脉血栓常见症状主要有患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浅静脉扩张、活动受限等。下肢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下肢静脉内异常凝结,阻塞血管,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可能由久坐不动、外伤、手术、肿瘤等因素引起。

1、患肢肿胀

患肢肿胀是下肢静脉血栓最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单侧下肢突然出现肿胀,肿胀程度与血栓位置和严重程度有关。血栓位于小腿深静脉时,肿胀可能局限于小腿;血栓位于股静脉或髂静脉时,肿胀可能累及整个下肢。肿胀可能伴随紧绷感,皮肤发亮,按压后可能出现凹陷。

2、疼痛

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常出现患肢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胀痛,活动时加重,休息时减轻。疼痛部位通常与血栓位置一致,小腿深静脉血栓多表现为小腿疼痛,股静脉或髂静脉血栓多表现为大腿或腹股沟区疼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压痛,沿静脉走行部位触摸时疼痛明显。

3、皮肤温度升高

下肢静脉血栓可能导致患肢皮肤温度升高,触摸时可感觉到患肢比健侧温度高。这是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下肢,导致局部代谢产物堆积和炎症反应。皮肤温度升高通常伴随红肿,严重时可能出现皮肤发红或发紫。

4、浅静脉扩张

下肢静脉血栓可能导致浅静脉扩张,表现为患肢皮下静脉明显凸起、迂曲。这是由于深静脉回流受阻,血液通过浅静脉代偿回流所致。浅静脉扩张多出现在小腿内侧或大腿内侧,站立时更为明显,平卧时可能减轻。

5、活动受限

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常因肿胀和疼痛导致活动受限,行走困难。严重时可能出现患肢沉重感,甚至无法负重。活动受限可能进一步加重静脉淤血,形成恶性循环。部分患者可能出现Homans征阳性,即足背屈时小腿疼痛加剧。

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适当活动健侧肢体。穿着医用弹力袜有助于减轻症状,预防血栓进展。饮食上应保持清淡,多喝水,避免高脂高盐食物。如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警惕肺栓塞发生。定期复查血管超声,监测血栓变化,遵医嘱进行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