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夏季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可通过控制基础疾病、避免脱水、合理降温、适度运动、监测血压等方式实现。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由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夏季高温可能加重血管负担。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指标。夏季气温波动易诱发血压升高,可遵医嘱调整降压药剂量。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二甲双胍缓释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药物时避免擅自停药。
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出汗较多时可补充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排尿减少或尿液颜色加深提示需立即补水。避免长时间暴晒或高温作业,老年人需特别注意主动饮水。
空调温度建议维持在26-28摄氏度,避免冷风直吹头部。从室外进入空调环境前应先擦干汗水。突发头晕或肢体麻木时,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并平卧休息。
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次不超过30分钟。运动前后监测心率,若出现胸闷、视物模糊应立即停止。游泳时注意避免水温过低刺激血管收缩。
早晚各测量一次血压并记录,波动超过20mmHg需就医。使用电子血压计时保持袖带与心脏平齐。血压异常升高时可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但须避免联合服用多种降压药。
夏季饮食宜清淡,多食用西蓝花、深海鱼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限制每日盐分摄入不超过5克。保持规律作息,午间适当休息。出现突发性头痛、言语不清或单侧肢体无力时,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的黄金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吸烟者应逐步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