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牙缝大可能与遗传因素、牙龈萎缩、牙齿发育异常、牙周疾病、不良口腔习惯等原因有关。牙缝增大通常表现为牙齿间出现明显间隙,可能伴随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
部分人群因先天颌骨发育较大或牙齿体积较小,导致牙齿排列稀疏。这种情况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但需加强口腔清洁,使用牙线辅助清理牙缝食物残渣,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长期刷牙力度过大或牙周炎症可能导致牙龈组织退缩,使牙根暴露、牙缝显宽。建议改用软毛牙刷,配合含氟牙膏预防根面龋,必要时可进行牙龈移植手术。伴随牙龈红肿时,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辅助控制炎症。
先天缺失牙或多生牙可能打破正常牙列结构,导致邻牙移位形成间隙。需通过口腔全景片检查,选择正畸治疗关闭间隙或义齿修复。儿童乳牙早失时,建议使用间隙保持器防止恒牙错位。
慢性牙周炎会破坏牙槽骨,导致牙齿移位和散开。需进行龈下刮治清除菌斑结石,配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给药。重度病例可能需牙周夹板固定松动牙,同时使用甲硝唑芬布芬胶囊控制感染。
长期用牙签剔牙、咬硬物等行为会机械性扩大牙缝。应戒除相关习惯,改用牙缝刷清洁,咀嚼时注意双侧均衡用力。夜磨牙患者需佩戴咬合垫,配合谷维素片调节神经功能。
日常建议使用含氟漱口水维护口腔环境,每半年接受专业洁牙。正畸治疗者需严格佩戴保持器,避免复发。出现牙齿敏感时可短期使用抗敏感牙膏,但持续牙龈出血或牙齿松动需及时就诊。饮食上多摄入维生素C丰富的柑橘类水果,有助于牙龈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