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晗副主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胰腺炎一般不会直接发展为癌症,但慢性胰腺炎长期反复发作可能增加胰腺癌的风险。胰腺炎可分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通常由胆道疾病、酗酒等因素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急性胰腺炎属于短期炎症反应,经规范治疗后多数可完全恢复,不会遗留癌变风险。这类患者需针对病因治疗,如胆源性胰腺炎需解除胆道梗阻,酒精性胰腺炎需严格戒酒。同时配合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必要时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乌司他丁注射液等药物控制炎症。
慢性胰腺炎因胰腺组织持续受损,可能诱发导管上皮异常增生。特别是伴有胰管结石、胰腺钙化的患者,炎症反复刺激会导致基因突变累积。临床数据显示,病程超过20年的慢性胰腺炎患者胰腺癌发生率略有上升。这类患者需定期进行肿瘤标志物CA19-9检测和影像学监测,出现消瘦、黄疸等症状时需警惕癌变可能。
胰腺炎患者应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酒精刺激。慢性胰腺炎患者可遵医嘱补充胰酶肠溶胶囊改善消化功能,定期复查腹部CT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若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需及时进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明确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