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抑郁症的心理疗法主要有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心理治疗、正念认知疗法、心理动力学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等。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表现为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心理治疗是重要的非药物干预手段。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来缓解抑郁症状。治疗过程中会帮助患者建立对自身、世界和未来的客观认知,常用技术包括行为激活、认知重构等。该方法对轻中度抑郁症效果显著,通常需要12-20次治疗周期。研究显示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预防抑郁复发,可与药物治疗联合使用。
人际心理治疗聚焦于改善人际关系对情绪的影响。重点处理悲伤反应、角色冲突、角色转换和社交孤立四类问题。通过增强社交技能和解决人际矛盾来减轻抑郁,适合由人际关系压力引发的抑郁症。治疗周期一般为12-16周,对伴有社交回避症状的患者尤为适用。
正念认知疗法结合冥想训练与认知疗法原理,帮助患者觉察当下体验而不评判。通过打破反刍思维的恶性循环来预防抑郁复发,要求每日进行正念呼吸、身体扫描等练习。该疗法对反复发作的抑郁症具有保护作用,标准课程包含8周团体训练和日常家庭作业。
心理动力学治疗通过探索潜意识冲突和早期经历对当前情绪的影响。侧重分析防御机制、移情关系和童年创伤,治疗周期较长但能深入解决性格层面的抑郁易感性。适合伴有长期人际关系困难或童年不良经历的抑郁症患者,需专业精神分析治疗师指导。
支持性心理治疗提供情感支持和应对技能指导,帮助患者度过抑郁发作期。治疗师通过积极倾听、共情回应和问题解决训练来增强心理韧性,可作为其他疗法的辅助手段。对重症抑郁患者能改善治疗依从性,形式包括个体咨询和团体支持小组。
抑郁症心理治疗需根据症状特点和个体需求选择合适方法,多数情况下建议结合药物治疗。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和社会交往有助于增强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应避免酒精和咖啡因摄入,家属需给予充分情感支持并协助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自杀意念或症状加重须立即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