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肥胖可能增加多种疾病风险,主要危害包括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骨关节病变、呼吸功能障碍、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紊乱、生殖系统异常、皮肤病变、免疫功能下降及心理障碍。肥胖与体内脂肪过度堆积有关,建议通过科学减重降低健康风险。
肥胖可能增加心脏负荷,导致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脂肪组织分泌的炎症因子可能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硬化。典型症状包括胸闷、心悸,严重时可出现心肌梗死。治疗需结合有氧运动、阿托伐他汀钙片等降脂药物,必要时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内脏脂肪堆积可能引发胰岛素抵抗,进而导致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患者常表现为多饮多尿、关节肿痛。二甲双胍缓释片、非布司他片等药物可控制血糖和尿酸,同时需严格限制高糖高嘌呤饮食。
体重超负荷可能加速膝关节、腰椎退行性变,诱发骨关节炎、椎间盘突出。特征性症状为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可联合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症状,重度患者需考虑关节置换手术。
胸腹部脂肪堆积可能限制肺扩张,引发睡眠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夜间打鼾、白天嗜睡是典型表现。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有效,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需使用乙酰唑胺片改善呼吸驱动。
内脏脂肪可能压迫消化道,增加胃食管反流、脂肪肝风险。反酸烧心、肝区隐痛常见。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可缓解症状,需配合低脂饮食和戒酒。
脂肪组织过度增生可能干扰激素分泌,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男性性腺功能减退。表现为月经紊乱、体毛增多。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十一酸睾酮软胶囊等可调节激素水平。
肥胖可能降低生育能力,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风险。女性可能出现排卵障碍,男性易发生少弱精症。备孕期需控制体重,必要时使用来曲唑片促排卵。
皮肤皱褶处易出现黑棘皮病、真菌感染。特征为腋窝颈部色素沉着、瘙痒脱屑。联苯苄唑乳膏、莫匹罗星软膏可治疗感染,保持皮肤干燥清洁是关键。
慢性炎症状态可能削弱免疫应答,增加感染概率。伤口愈合缓慢、反复感冒常见。补充维生素D滴剂、胸腺肽肠溶胶囊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体像困扰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社会回避行为多见。舍曲林片、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可改善情绪,认知行为治疗配合团体支持效果更佳。
建议肥胖者制定个性化减重计划,每日保持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饮食采用低升糖指数膳食模式,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出现头痛胸痛等预警症状及时就医。减重过程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节食导致营养不良。建立长期健康生活方式是维持理想体重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