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家泉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角膜上皮层损伤可通过人工泪液滴眼液、抗生素滴眼液、促进修复滴眼液、绷带式角膜接触镜、避免揉眼等方式治疗。角膜上皮层损伤通常由外伤、干眼症、化学物质刺激、隐形眼镜佩戴不当、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
人工泪液滴眼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等可缓解干眼症导致的角膜上皮损伤。这类药物能模拟天然泪液成分,帮助保持眼球表面湿润,减少因干燥引起的上皮细胞脱落。使用时应选择不含防腐剂的剂型,避免长期使用对眼表造成刺激。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药物适用于存在感染风险的角膜上皮损伤。当损伤由细菌感染引起或伴有明显分泌物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眼部红肿加重等不良反应。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等药物能直接促进角膜上皮细胞增殖。这类药物常用于外伤或手术后较大范围的角膜上皮缺损,可加速创面愈合,缩短病程。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频率和疗程。
对于大面积角膜上皮剥脱的患者,眼科医生可能建议佩戴治疗性角膜接触镜。这种特殊设计的镜片能保护裸露的角膜神经末梢,减轻疼痛感,同时为上皮再生提供平滑的支撑面。需配合抗生素滴眼液使用以防感染。
机械性摩擦会加重角膜上皮损伤,应避免用手揉搓眼睛。夜间可佩戴眼罩防止无意识揉眼,白天外出建议戴防护眼镜阻挡风沙刺激。同时需停用隐形眼镜直至角膜完全愈合,选择框架眼镜作为临时视力矫正方式。
角膜上皮层损伤恢复期间应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长时间用眼导致视疲劳。饮食上可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等,有助于上皮修复。注意眼部卫生,洗脸时避免污水入眼。若出现视力下降、眼痛加剧或分泌物增多等情况需及时复诊。多数浅表性角膜上皮损伤在规范治疗下1-3天可愈合,深层损伤可能需要更长时间,需定期随访观察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