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的治疗目标

5.77万次浏览

刘晗 副主任医师

刘晗副主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慢性胰腺炎的治疗目标主要是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以及预防并发症。治疗方式主要有控制疼痛、补充胰酶、营养支持、戒酒戒烟以及手术治疗。

1、控制疼痛

慢性胰腺炎患者常出现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疼痛控制是治疗的首要目标。轻度疼痛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中重度疼痛可能需要使用阿片类药物如盐酸曲马多缓释片,但需警惕成瘾性。顽固性疼痛可考虑神经阻滞或内镜治疗。疼痛管理需个体化调整,避免长期依赖强效镇痛药。

2、补充胰酶

胰酶分泌不足会导致脂肪泻和营养不良,需长期补充胰酶制剂如胰酶肠溶胶囊、复方胰酶片。这类药物需餐中服用,帮助分解食物中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同时需监测体重和营养指标,调整剂量至粪便性状改善。严重脂肪泻患者可联合使用脂溶性维生素补充剂。

3、营养支持

患者常因消化吸收障碍和疼痛导致进食减少,易出现营养不良。建议采用低脂高蛋白饮食,少量多餐。可添加中链甘油三酯作为脂肪来源,必要时使用肠内营养粉剂。严重营养不良者需静脉营养支持。定期监测体重、白蛋白等指标,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控制血糖。

4、戒酒戒烟

酒精和烟草是疾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完全戒断可延缓胰腺功能恶化。建议参加戒酒计划,必要时使用戒酒硫片辅助。尼古丁依赖者可选用尼古丁贴片或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家属应参与监督,创造无烟酒环境。戒断后仍需定期随访,预防复饮复吸。

5、手术治疗

对于胰管梗阻、假性囊肿或可疑癌变者,可能需胰管引流术或胰腺部分切除术。手术可解除梗阻、引流积液并缓解疼痛,但可能加重内外分泌功能不全。术后需终身胰酶替代和血糖监测。微创手术如腹腔镜胰空肠吻合术创伤较小,适合特定解剖结构异常患者。

慢性胰腺炎患者需长期随访管理,每3-6个月评估症状、营养状态和并发症。日常饮食应严格低脂,避免暴饮暴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3软胶囊和复合维生素B片预防缺乏症。建议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维持肌肉量。出现持续消瘦、黄疸或剧烈腹痛时需及时就医排除胰腺癌等严重并发症。建立医患信任关系对提高治疗依从性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