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胃息肉摘除后饮食需以清淡、易消化为主,术后1-3天可进食流质食物,3-7天逐步过渡到半流质,1周后根据恢复情况尝试软食。饮食调整需避免刺激胃肠黏膜,促进创面愈合。
术后1-3天建议选择米汤、藕粉、过滤蔬菜汤等无渣流质食物,温度控制在40℃以下,每2-3小时进食一次,单次量不超过200毫升。此阶段需完全避免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及含糖量高的果汁,防止腹胀影响创面恢复。术后3-7天可添加蒸蛋羹、山药粥、嫩豆腐等半流质食物,逐步引入少量优质蛋白如鱼肉泥,仍须保持低纤维、无粗硬颗粒的饮食特性。术后1周后若恢复良好,可尝试软烂面条、馒头泡汤、炖煮至糜烂的瘦肉末等软食,蔬菜需去皮去籽并烹调至完全软化,水果建议选择香蕉、熟透的苹果泥等低酸品种。整个恢复期需严格禁食辛辣、油炸、腌制、生冷及酒精类食物,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也应暂停。
胃息肉摘除后2个月内应建立规律进食习惯,每日5-6餐少量多餐,充分咀嚼减轻胃肠负担。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南瓜、胡萝卜等橙黄色食物,帮助黏膜修复。术后3个月经胃镜复查确认愈合良好后,可逐步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控制烧烤、火锅等重口味食物的摄入频率。若进食后出现腹胀、隐痛或黑便等情况,应及时返院检查排除迟发性出血或创面愈合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