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痔疮出血一块块的可能由内痔黏膜破损、排便用力过度、肛周静脉曲张、局部感染、凝血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温水坐浴、药物治疗、硬化剂注射、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
内痔黏膜因长期受压或摩擦导致表面溃疡,排便时硬质粪便刮擦破损处引发块状出血。典型表现为便后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液颜色鲜红且不与粪便混合。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普济痔疮栓、太宁复方角菜酸酯栓等栓剂促进黏膜修复,配合高膳食纤维饮食减少排便摩擦。
长期便秘或腹泻时腹压增高,导致痔核血管破裂形成血块。常见于妊娠期或久坐人群,出血多伴随肛门坠胀感。建议增加饮水量至每日2升,适量食用火龙果、西梅等润肠食物,必要时短期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肠道功能。
痔静脉丛病理性扩张后血管壁变薄,破裂后血液在直肠内凝结成块。多见于长期站立工作者,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暗红色血块。需避免久坐久站,每日进行提肛运动,急性期可用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回流。
痔核表面破损后继发细菌感染,炎性渗出物与血液混合形成脓血块。常伴有肛门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确诊后需联合使用红霉素软膏外涂和头孢克肟分散片抗感染,配合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血小板减少或服用抗凝药物者易出现凝血障碍,痔疮出血后难以自行止血形成血块。需排查血液系统疾病,必要时暂停华法林钠片等药物,同时使用云南白药胶囊辅助止血。
痔疮出血期间应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冲洗,避免使用粗糙厕纸。饮食需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增加燕麦、芹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摄入。若出血持续3天未缓解或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应立即至肛肠科就诊。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防止创面感染和假性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