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尿里有细菌通常提示泌尿系统感染,可能与饮水不足、卫生习惯不良、尿路梗阻、免疫力下降、糖尿病等因素有关。泌尿系统感染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需通过尿常规和尿培养确诊。
每日饮水量过少会导致尿液浓缩,排尿次数减少,细菌在泌尿系统中滞留时间延长。建议每日饮用1500-2000毫升水,保持尿液清亮。可遵医嘱使用热淋清颗粒、三金片、银花泌炎灵片等中成药辅助治疗。
如厕后擦拭方向错误、性生活前后未清洁、内裤更换不及时等行为易将肠道细菌带入尿道。女性因尿道较短更易发生感染。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同房后及时排尿,必要时遵医嘱服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
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结石或肿瘤可能导致排尿不畅,尿液潴留促使细菌繁殖。常伴有排尿困难、尿线变细等症状。需通过B超或CT检查明确病因,可选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等药物缓解梗阻,严重者需手术解除。
长期熬夜、压力过大或患有免疫缺陷疾病时,机体防御功能减弱,难以清除入侵细菌。表现为反复尿路感染,可能伴随发热、乏力。需调整作息,必要时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等免疫调节剂,合并感染时选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
血糖过高会造成尿糖阳性,成为细菌培养基,同时损伤神经导致膀胱排空不全。患者可能出现多饮多尿伴尿液泡沫增多。需严格监测血糖,使用阿卡波糖片、胰岛素等控制血糖,合并感染时加用呋喃妥因肠溶片等抗菌药物。
建议每日清洗外阴并从前向后擦拭,避免憋尿,穿棉质透气内裤。急性期可饮用蔓越莓汁辅助抑制细菌黏附,但不可替代药物治疗。若出现发热、腰痛或血尿应立即就医,孕妇、儿童及反复感染者需完善泌尿系统检查排除结构异常。治疗期间禁止饮酒,按疗程用药以防耐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