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耳鸣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声音治疗、心理干预、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耳鸣可能与噪声暴露、耳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药物副作用、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
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有助于缓解血管痉挛性耳鸣。避免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使用耳塞防护可减轻噪声性听力损伤。保持规律作息能改善由睡眠障碍诱发的耳鸣,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散步或游泳,促进内耳微循环。
甲钴胺片可改善神经性耳鸣的神经传导功能,银杏叶提取物片有助于增加内耳血流量,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适用于血管痉挛引起的耳鸣。需注意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白噪声发生器或助听器可通过声音掩蔽减轻耳鸣感知。定制式声治疗设备能根据个体耳鸣频率生成抵消声波,临床显示对慢性耳鸣有效率较高。睡前聆听自然声音录音可降低中枢听觉系统敏感性。
认知行为疗法能纠正患者对耳鸣的灾难化认知,通过放松训练降低自主神经反应。团体心理治疗可改善因耳鸣导致的社交回避,生物反馈疗法帮助建立对耳鸣症状的控制感。
对于听神经瘤等占位性病变引起的耳鸣,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是根本治疗方法。鼓室成形术可修复中耳结构异常导致的传导性耳鸣,人工耳蜗植入适用于重度耳聋伴耳鸣者。
耳鸣患者应保持低盐饮食避免内淋巴积水加重,每日摄入镁含量高的坚果和深绿色蔬菜。建议进行前庭康复训练改善平衡功能,避免过度清洁耳道造成刺激。若耳鸣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须及时至耳鼻喉科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等专科检查。长期耳鸣者可通过正念冥想减轻症状困扰,建立症状日记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