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通常是可以治疗的,但需及时就医干预。该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B族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临床表现为发热、拒奶、嗜睡、前囟膨隆等症状。早期规范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与病原体类型、感染严重程度及治疗时机密切相关。对于常见细菌感染,静脉注射抗生素是核心治疗手段,如青霉素类、头孢类等药物可有效穿透血脑屏障。同时需配合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多数患儿在足量足疗程抗生素治疗后,脑脊液指标可逐渐恢复正常,神经系统症状得到缓解。
部分重症患儿可能出现治疗难度增加的情况,如耐药菌感染、合并脑脓肿或脑室管膜炎时,需调整抗生素方案或联合外科引流。极少数病例因延误诊治导致严重脑损伤,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但通过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及早期康复干预,仍可最大限度改善生存质量。
家长发现新生儿出现异常哭闹、喂养困难、体温波动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进行腰椎穿刺检查。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定期复查脑脊液指标。出院后应持续监测生长发育指标,按时进行听力筛查和神经行为评估,必要时转介至儿童康复科进行运动训练和认知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