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有哪些症状表现

7934次浏览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常见症状有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频繁、情绪不稳定、学习困难、行为冲动等。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医学上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可能与遗传、环境及脑功能异常有关。

1、注意力不集中

患儿难以持续专注于任务或活动,容易因外界刺激分心。写作业时频繁走神,常遗漏细节或犯粗心错误,忘记日常安排或丢失物品。症状可能影响课堂听讲效率,导致完成作业时间延长。部分患儿表现为选择性注意障碍,对感兴趣的事物能短暂集中精力。

2、小动作频繁

在需要静坐的场合身体不停扭动,手脚小动作多,如摆弄文具、敲打桌面等。课堂上常离开座位,过度跑跳攀爬,难以安静参与游戏活动。青春期后外显多动可能减轻,但仍有坐立不安的感觉。这些表现与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异常有关。

3、情绪不稳定

情绪调节能力较弱,易因小事发脾气或哭泣,情绪转换迅速且剧烈。可能因挫折耐受性低而出现攻击行为,与同伴交往时常发生冲突。部分患儿伴随焦虑或抑郁情绪,夜间可能出现入睡困难或睡眠不安稳。

4、学习困难

由于注意力分散和计划能力不足,导致信息处理效率低下。阅读时容易跳行漏字,数学题常因粗心出错,书面作业字迹潦草。工作记忆较弱影响知识整合,表现为学习成绩波动大,智力正常但学业表现低于预期水平。

5、行为冲动

行事前缺乏思考,经常打断别人说话或抢答问题。排队时难以等待,常不顾危险横穿马路。经济冲动可能导致偷拿物品,青春期后易出现冒险行为。这种抑制控制缺陷与大脑前额叶发育延迟密切相关。

家长需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采用行为干预策略帮助孩子完成任务。通过分段学习、视觉提示等方法改善注意力,用代币制强化积极行为。保证每日充足运动消耗过剩精力,减少高糖饮食摄入。定期进行感统训练和社交技能培训,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药物治疗。建议每半年评估症状变化,及时调整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