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牙齿牙龈痛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冷敷缓解疼痛、使用止痛药物、治疗原发疾病、根管治疗等方式改善。牙齿牙龈痛通常由龋齿、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牙髓炎、外伤等原因引起。
每日使用软毛牙刷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清洁牙缝,饭后用温盐水漱口。口腔卫生不良可能导致食物残渣堆积,刺激牙龈引发红肿疼痛。避免使用硬毛牙刷或横向用力刷牙,防止加重牙龈损伤。儿童需家长监督刷牙过程,确保清洁到位。
用冰袋包裹毛巾后敷于患侧面部,每次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急性牙龈肿痛。注意避免冻伤皮肤,糖尿病患者慎用冷敷。若疼痛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发热,应及时就医。
短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缓解疼痛。这些非甾体抗炎药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牙周组织炎症反应。但胃溃疡患者禁用,用药不超过3天,孕妇及儿童需医生指导用药。
龋齿需进行树脂充填,牙周炎需龈下刮治,智齿冠周炎需局部冲洗上药。深度龋坏可能引发牙髓炎,表现为夜间自发痛,此时需拍摄牙片判断感染程度。牙龈反复出血伴牙齿松动可能提示重度牙周病,需系统牙周治疗。
当牙髓坏死或根尖周炎发生时,需清除感染牙髓并进行根管预备消毒,最后用牙胶尖充填根管。该治疗可保留患牙避免拔除,但需2-4次就诊完成。术后可能出现短暂咬合不适,1周内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
日常应限制摄入过冷过热或高糖饮食,戒烟限酒减少牙龈刺激。每年进行口腔检查清除牙结石,妊娠期更需加强口腔护理。若牙龈出血伴随口臭、牙齿移位或颌面部肿胀,可能提示颌骨感染等严重情况,须立即就诊。长期牙龈肿痛者建议检测血糖水平,排除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