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结石有何症状

5.74万次浏览

咸国哲 主任医师

咸国哲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肝内胆管结石的症状主要有右上腹隐痛、黄疸、发热寒战、消化不良、皮肤瘙痒等。肝内胆管结石可能与胆道感染、胆汁淤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痛反复发作、尿色加深等症状。

1、右上腹隐痛

肝内胆管结石引起的疼痛多位于右上腹或剑突下,呈持续性隐痛或胀痛,进食油腻食物后可能加重。疼痛可能与结石阻塞胆管导致胆汁排出受阻有关。若合并感染,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消炎利胆片、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必要时需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2、黄疸

当结石造成肝内胆管部分或完全梗阻时,胆汁无法正常排入肠道,胆红素反流入血会导致皮肤和巩膜黄染。黄疸可能伴随尿液颜色加深呈浓茶色,粪便颜色变浅如陶土色。这种情况需及时就医,通过胆管造影检查明确梗阻部位,可能需行胆管切开取石术或肝部分切除术。

3、发热寒战

结石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引发胆管炎,表现为反复高热伴寒战,体温可达39摄氏度以上。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此时需静脉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控制感染,严重者需急诊行胆道减压手术。

4、消化不良

胆汁排泄不畅会影响脂肪类食物的消化吸收,患者可能出现腹胀、嗳气、厌油腻、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日常饮食应选择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必要时可口服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长期胆汁淤积还可能引起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5、皮肤瘙痒

血液中蓄积的胆汁酸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发全身顽固性瘙痒,夜间尤为明显。患者应避免抓挠导致皮肤破损,可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止痒,严重者需口服考来烯胺散降低血中胆汁酸浓度。保持皮肤清洁湿润有助于缓解不适。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日常需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限制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适量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注意观察大便颜色及皮肤黄染变化,避免过度劳累。建议每3-6个月复查腹部超声,若出现持续腹痛、高热等症状应立即就诊。长期未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可能导致胆汁性肝硬化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