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新生儿肺炎的早期症状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调整喂养方式、维持适宜环境、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新生儿肺炎通常由感染、吸入异物、免疫功能低下、先天性发育异常、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新生儿鼻腔狭窄,分泌物增多时容易阻塞呼吸道。家长需定期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再用吸鼻器轻柔清理。避免使用棉签等硬物刺激鼻腔。若出现口唇青紫或呼吸急促,应立即侧卧拍背帮助排痰,同时联系医护人员。
肺炎患儿吸吮力减弱时,家长需将哺乳间隔缩短至1-2小时,单次喂奶量减少。采用斜坡位喂养,喂奶后竖抱拍嗝20分钟。出现呛奶应立即停止喂养,清理口腔残留奶液。严重呛咳需暂时改用鼻饲管喂养。
保持室温24-26摄氏度,湿度50-60%,每日通风2次。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包裹松紧适度。避免接触烟雾、香水等刺激性气味。使用加湿器时每日更换水并消毒,防止滋生致病菌加重呼吸道症状。
家长需每小时记录呼吸频率、体温、肤色变化。正常新生儿呼吸40-60次/分,超过60次或出现点头样呼吸需警惕。测量腋温时避免包裹过厚,体温超过37.5摄氏度或低于36摄氏度均需就医。发现拒奶、嗜睡等异常行为应立即告知医生。
当出现呼吸暂停、持续发热、皮肤苍白或发灰等危重症状时,须立即送往新生儿科。医生可能根据病情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氨溴索注射液化痰,或通过鼻导管给氧。严重病例需在NICU进行呼吸机支持治疗。
家长应每日用酒精棉片消毒体温计、奶瓶等用品,接触患儿前后规范洗手。恢复期继续母乳喂养以增强免疫力,按医嘱补充维生素AD滴剂。出院后2周内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定期随访胸片检查。注意观察有无复发迹象,如再次出现吐沫、呼吸费力等症状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