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胆囊结石要怎么治疗

4.48万次浏览

咸国哲 主任医师

咸国哲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多发性胆囊结石可通过饮食调节、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等方式治疗。多发性胆囊结石通常由胆汁成分异常、胆囊收缩功能减退、细菌感染、肥胖、妊娠等因素引起。

1、饮食调节

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有助于降低胆汁中胆固醇饱和度,建议选择低脂牛奶、清蒸鱼等易消化食物。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可稀释胆汁浓度,避免暴饮暴食能减轻胆囊负担。长期坚持低脂饮食可减缓结石增长速度,但无法消除已形成的结石。

2、药物治疗

熊去氧胆酸胶囊能促进胆固醇结石溶解,需连续服用6-24个月。消炎利胆片可改善胆汁淤积症状,头孢克肟分散片适用于合并胆囊炎的情况。药物治疗适用于结石直径小于10毫米且胆囊功能良好的患者,需定期复查超声评估疗效。

3、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将结石粉碎成小于3毫米的颗粒,配合口服药物促进碎片排出。该方式适合单发或少量结石,术后可能出现胆绞痛或胰腺炎等并发症。碎石成功率与结石成分密切相关,胆固醇结石更易被粉碎。

4、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腹部建立3-4个穿刺孔完成胆囊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术后1-2天可下床活动,5-7天能恢复正常生活。该手术适合无严重粘连的多发性结石患者,需注意胆管损伤等手术风险。

5、开腹胆囊切除术

传统开腹手术适用于合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或Mirizzi综合征的复杂病例。术中可同时处理胆总管结石,但需要10-15厘米手术切口。术后需放置引流管3-5天,住院时间比腹腔镜手术延长1周左右。

多发性胆囊结石患者应保持规律进食习惯,避免长时间空腹。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体重超标者需逐步减重。术后患者需低脂饮食3-6个月,逐渐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出现持续性腹痛、黄疸或发热症状时应及时复查,胆总管残留结石可能需行ERCP取石。定期腹部超声检查能监测病情变化,50岁以上患者建议每年进行肿瘤标志物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