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新生儿肺炎出院后仍咳嗽可能与气道高反应性、炎症未完全消退或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常见原因包括气道黏膜修复期刺激、胃食管反流刺激、环境因素刺激、合并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复发等。
肺炎会导致新生儿气道黏膜损伤,出院后仍处于修复阶段。受损黏膜对冷空气、粉尘等外界刺激敏感,可能引发保护性咳嗽。此时咳嗽多为干咳,无痰或少量白色泡沫痰。建议家长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烟雾、香水等刺激性气味,使用生理盐水雾化帮助缓解症状。
新生儿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奶液反流可能刺激咽喉部引发咳嗽。这种咳嗽多发生在喂奶后1小时内,可能伴随吐奶、哭闹。家长需采用少量多次喂养方式,喂奶后竖抱拍嗝20分钟,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若症状持续需就医排除病理性反流。
干燥空气、尘螨、宠物皮屑等可能持续刺激呼吸道。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可能伴随打喷嚏。家长需每日通风2次,使用空气净化器,定期清洗床品,避免使用毛绒玩具。接触二手烟的新生儿咳嗽概率会显著增加,家庭成员须严格戒烟。
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等感染可能引发咳嗽迁延。症状包括流涕、低热、咳嗽加重等。可遵医嘱使用干扰素α2b喷雾剂抗病毒,或氨溴索口服溶液化痰。家长需注意隔离其他呼吸道感染者,接触新生儿前严格洗手。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可能造成病情反复。表现为咳嗽加剧、痰液变黄绿、呼吸频率增快。需复查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等抗生素。家长应每日监测体温和呼吸次数,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出院后护理需保持适宜温湿度,坚持母乳喂养增强免疫力,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咳嗽期间采用侧卧位防止误吸,记录咳嗽频率和特征供医生参考。若咳嗽持续超过2周、出现呼吸急促、喂养困难或发热,需立即返院检查。定期随访肺部听诊和胸片评估恢复情况,避免发展为慢性气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