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国哲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酒精肝病一般不会传染,酒精肝病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肝脏损伤,不属于传染性疾病。酒精肝病的发生与饮酒量、饮酒时间、个体代谢差异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肝区不适、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
酒精肝病属于非传染性肝病,主要通过酒精代谢产物对肝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引发炎症和纤维化。患者肝脏可能出现脂肪变性、肝炎或肝硬化等病理改变,但这些病变不会通过血液、体液或日常接触传播给他人。与病毒性肝炎不同,酒精肝病不存在病原体传播途径,共同进餐、握手等行为不会导致感染风险。
极少数情况下,酒精肝病合并病毒性肝炎时可能具有传染性。若患者同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其血液或体液可能携带病毒颗粒。此时需要针对病毒性肝炎采取防护措施,但传染性来源于病毒感染而非酒精肝病本身。临床确诊需通过血清学检测区分单纯酒精肝病与合并感染情况。
酒精肝病患者应严格戒酒并定期监测肝功能,饮食需控制高脂食物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合并腹水或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时须及时就医。日常护理中无须隔离措施,但需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建议家属督促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必要时寻求专业戒酒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