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口臭牙龈出血可能由牙菌斑堆积、牙龈炎、牙周炎、维生素缺乏、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口腔清洁、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等方式改善。
长期口腔清洁不足会导致牙菌斑在牙齿表面堆积,细菌代谢产物刺激牙龈引发炎症。表现为刷牙时出血伴腐臭味,可能伴随牙齿表面黏腻感。需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日清洁两次,配合牙线清除邻面菌斑,必要时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辅助抑菌。
牙龈组织受细菌感染引发非破坏性炎症,与吸烟、激素变化等因素相关。典型症状为牙龈红肿、触碰易出血,口腔异味呈腥臭味。治疗需进行超声洁治清除牙结石,局部涂抹盐酸米诺环素软膏,重度者可短期使用甲硝唑片。
牙龈炎进展形成牙周袋后发展为牙周炎,属于不可逆性牙周组织破坏。除出血口臭外,可能出现牙齿松动、牙龈萎缩。基础治疗包括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中重度患者需联合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和替硝唑片控制感染。
维生素C或K摄入不足会影响毛细血管脆性和凝血功能。常见牙龈自发性出血伴口角炎,口腔异味多为酸腐味。建议增加猕猴桃、菠菜等富含维生素食物摄入,必要时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和维生素K1注射液。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特征为牙龈广泛渗血不易止住,口臭带有金属腥味,可能伴随皮肤瘀斑。需立即进行血常规检查确诊,原发病治疗期间可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控制出血。
日常应选用软毛牙刷避免机械刺激,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饮食注意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适当增加粗纤维食物摩擦清洁牙面。出现持续出血或伴随发热等症状时,须及时到口腔科或血液科就诊排查系统性病因。吸烟者需戒烟以改善牙龈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