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600度近视可能引起眼底病变,但并非所有高度近视患者都会出现。近视度数超过600度属于高度近视,眼球轴长增加可能导致视网膜变薄、脉络膜萎缩等结构改变。
高度近视患者眼球后部结构因眼轴延长而受到机械性牵拉,视网膜和脉络膜逐渐变薄。这种改变可能引发视网膜周边部格子样变性、视网膜裂孔甚至视网膜脱离。黄斑区也可能出现萎缩灶、新生血管或出血,导致视力下降、视物变形。部分患者会出现后巩膜葡萄肿,即眼球后部向外膨出,进一步加重眼底损伤。这些病变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需通过定期眼底检查发现。
少数高度近视患者眼底结构相对稳定,即使近视度数较高也未出现明显病变。这可能与个体眼球壁韧性差异、用眼习惯及遗传因素有关。但这类人群仍需警惕迟发性眼底病变风险,尤其是40岁后可能出现黄斑区退行性改变。妊娠、剧烈运动或外伤等特殊情况可能诱发视网膜脱离等急性病变。
建议600度以上近视者每6-12个月进行散瞳眼底检查,重点关注视网膜周边部及黄斑状态。日常避免剧烈头部晃动、重体力劳动等可能增加视网膜脱离风险的行为。出现闪光感、飞蚊增多或视野缺损需立即就医。控制近视进展可通过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方式,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