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底痛是怎么回事

1.3万次浏览

何海贤 主治医师

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耳底痛可能由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部外伤、耳神经痛、耳部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

1、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通常与细菌或真菌感染有关,可能因挖耳、游泳进水等导致外耳道皮肤损伤。患者常表现为耳痛、耳痒、耳道分泌物增多,严重时可出现听力下降。治疗需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避免抓挠,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菌药物,真菌感染时可用克霉唑乳膏。

2、中耳炎

中耳炎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腔。典型症状包括耳痛、耳闷、耳鸣,急性期可能伴随发热。治疗需控制感染,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等口服抗生素,配合苯酚甘油滴耳液缓解疼痛。若鼓室积液持续存在,可能需鼓膜穿刺引流。

3、耳部外伤

耳部外伤包括耳廓挫伤、外耳道裂伤等,多由机械性损伤导致。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出血,可能合并听力障碍。轻微损伤可通过冷敷减轻肿胀,清洁消毒后包扎。严重外伤需手术清创缝合,必要时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预防感染。

4、耳神经痛

耳神经痛常因三叉神经、舌咽神经等颅神经受刺激引起,疼痛呈阵发性电击样。可能由血管压迫、炎症或肿瘤导致。治疗可口服卡马西平片、加巴喷丁胶囊等神经调节药物,配合维生素B1片营养神经。顽固性疼痛需考虑显微血管减压术。

5、耳部肿瘤

耳部肿瘤包括外耳道乳头状瘤、中耳癌等,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局部隐痛。随着肿瘤增大可出现耳道流血、面瘫等症状。确诊需依靠病理活检,治疗根据肿瘤性质选择手术切除、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如顺铂注射液等化疗药物。

日常应注意避免用力掏耳,保持耳道干燥,游泳时可使用耳塞防护。出现耳痛持续不缓解、伴随听力下降或发热时,应及时至耳鼻喉科就诊。治疗期间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恢复。定期复查可监测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