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痢疾的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可通过饮食调节、补液治疗、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痢疾通常由志贺菌感染、饮食不洁、免疫力低下、肠道菌群失调、慢性肠道疾病等原因引起。
腹痛是痢疾的常见症状,多表现为下腹部阵发性绞痛,可能与肠道炎症刺激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颠茄片、硫酸阿托品片、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解痉药物缓解疼痛。日常需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腹部保暖。
痢疾患者每日排便次数可达10-30次,粪便呈黏液脓血样。腹泻严重时可导致脱水,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盐酸小檗碱片、诺氟沙星胶囊等药物控制症状。
里急后重表现为便意频繁但排便量少,肛门坠胀不适。这与直肠炎症刺激有关,可遵医嘱使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美沙拉嗪肠溶片等抗炎药物。温水坐浴有助于缓解肛门不适。
痢疾患者的粪便中常混有黏液、脓液和血液,这是肠道黏膜溃疡出血的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贫血,需及时就医。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治疗。
部分痢疾患者会出现低热或高热,体温可达38-40℃。发热时可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退热药物。持续高热需警惕败血症等并发症。
痢疾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蒸蛋等。避免生冷、油腻、辛辣食物。保证充足休息,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症状加重或出现持续高热、严重脱水等情况时需及时就医。治疗期间应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不可自行停药。